(圖片來源:YouTube 預告片封面)
[本篇無雷]
一句話形容:是部好片,只要別帶著舊包袱去看。
這種舊片重拍最麻煩的地方在於,老粉絲們的要求都是「要一樣、又要不一樣」的心情,搞到進戲院都忘記要好好欣賞,開始猛挑毛病,出了戲院只記得「一堆不一樣、一堆老哏」,搞得自己心情很糟糕而已!
由於近年來太多老片新拍,身為這些片子的老粉絲我,早就習慣先「忘記」舊作的包袱,再來看新拍,以免去那種矛盾心結。
有網友拿第一次西方版的《哥吉拉》「拍壞」來形容此片也被拍壞,覺得並不恰當。因為西方首版《哥吉拉》單純就是吃了《株羅紀公園》的豆腐,只是恐龍比較大隻一點而已,有沒有舊作的包袱都算不上好片。
但由史嘉蕾·喬韓森 (Scarlett Johansson) 主演,魯伯特·山德斯 (Rupert Miles Sanders) 導演的《攻殼機動隊》,就算沒有前作加 (包) 持 (袱) ,也是部適合現代族群看的片子。
演員的演技都很到位,不會有哪一個角色會把觀眾從沈浸中的片中世界拉回來。即使只是個垃圾車駕駛員的角色,都可以感受到導演對於演員演技的要求。就連史嘉蕾的走路姿態、面部表情都有深刻的演出,呈現出肢體飽滿的力量與美感,讓人感受到她就是素子本人,不是史嘉蕾,不是在別片裡面的「黑寡婦」。
不知道是否因為導演是從廣告導演出身的關係,這部片看起來是行雲流水屬於現代電影的呈現方式:電影只說故事、哲學問題觀眾看完自己回家想。
全片的色調和聲光效果的呈現方式,不會讓人強烈感受到「導演和編劇想表達的意識形態」。有些老影迷的影評認為「這樣沒有靈魂」、「角色平板」,只可惜我認為現代人並不喜歡在電影中處處感覺到導演或編劇的「身影」。
大部分的現代人是「喜歡自己像個活在電影世界中的隱形人」,直接融入在故事中去體驗,而不是常常被導演或編劇以特殊色調、刻意剪輯、充滿說教型的對白來提示「我要告訴觀眾什麼」這樣的表現方式。
其他的場景和畫面特效部分,表現得也很自然,導演、編劇、特效群把自己隱藏得很好,很專心在說故事。
不像某些科幻片會讓觀眾有很深的印象,安插許多鏡頭就很直白的刻意要告訴你「我 (們) 覺得這個很酷,你們 (觀眾) 給我認真的看」, 2017 的《攻殼機動隊》不會有那種製作群很不甘寂寞,害觀眾被硬生生從故事中拉回電影院的感覺發生。
那跟前作比起來究竟如何?有某些老粉絲所言的那麼糟糕,到達完全崩壞的程度嗎?
當年看前作的時候,我也很喜歡,只是前作在習慣今日節奏的觀眾看來,不免讓人昏昏欲睡。
前作全片中充滿著致敬《銀翼殺手》 (Blade Runner) 的影子,還有那個時代「悶葫蘆型」的大男人硬漢角色,以及處處都要停格處理意識形態,讓觀眾「哲思」的步調。即便是同一個影迷如我,看完新片回家馬上重溫舊作,也覺得有些生硬難以入口。
但再次強調,當年攻殼的前作和《銀翼殺手》,我也都是看得津津有味也很熱血。
其實所謂各大名片舊作就是這種「回憶中的初戀情人」的氛圍,想起來總是美好,但回頭再見不免顯老,連自己也會驚訝於自己的改變,怎麼「和記憶中的感覺」差距頗大?
我認為真正的原因很簡單,雖然時間上的差異可能只有短短幾年到十幾年,沒有到達「兩、三個世代」那麼大的距離,但社會其實從來沒有停止演化,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容易察覺,不過確實每次的演化都有該時代不同的價值觀和氛圍,往往製作群或刻意或不知不覺會在片中呈現那些「熟悉感」以求得觀眾的融入與認同。
《攻殼機動隊》的前作劇場版就是充滿那種「熟悉的老味道」,一種現代人難以再回頭的時代感。以現代流行語來說,就是一種「哼,你不懂啦!」的濃濃「中二感」,即便前作還是很經典很雋永,但現在已經不流行這種「傲嬌感」很重的電影了。
以 2017 的新作來說,我期待它的續作,沒有太多只為了老粉絲存在的「經典」元素,只有符合時代感的淡淡痕跡,例如值得玩味的小細節:為何全片只有荒卷這個角色說得一口標準日語,其他包括應該是日本人的角色都說英文呢?
我想,導演這類「沒有斧鑿感」的表現方式,是一種刻意之舉,絕對不是一時疏忽或能力不足造成「沒有靈魂的平板感」。
不像前作「刻意的清楚和刻意的模糊」營造出來的爆炸感與距離感,看完 2017 年這片,觀眾需要回去思考和回憶許多淡淡的細節,在戲院中只要享受暢快的故事情節就可以了。
對了,給各大翻拍片的老粉絲們建議:任何電影都一樣,喜歡老版本,那就看前作就好了。當你願意把新翻作永遠當作新的起點和新的故事看,不要老是想著要把新作「對齊」前作的「陰影」的話,你會在抱怨之外看到很多原本沒注意到的細節,就不會陷入永遠在「要一樣又要不一樣」的無限怨恨輪迴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